新闻检索
感统热点
您的位置:首 页 > 感统热点
看完赶紧学习!妈妈的“三个小任务”,让专注
来源:众艾感统 发布日期:2019-12-30 17:50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无论是做游戏、看书、学习都是三分钟热度,上课喜欢交头接耳、东张西望,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批评、老师罚站都不管用,提起孩子的专注力就有一大批家长头疼。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位妈妈的做法,看看她怎么靠着三个小任务让屡次被老师批评“专注力几乎为零”的孩子,蜕变成功。
某天放学后,面对再次被老师投诉的孩子,妈妈“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妈妈希望自己也能像你们老师那样搭配衣服,你能帮妈妈看看,老师们都是穿的什么衣服,什么颜色,有什么装饰吗?”
孩子很兴奋地说:“这太容易了,保证完成任务。”
果然,第二天孩子一放学就跑回家里汇报:“A课老师今天穿的是黑色的裙子,白色的T恤,上面还有黄色的小花朵,她的鞋子上的彩色鞋带看起来非常特别;B课老师穿的是白色上衣和牛仔裤,上衣右下角还有一些淡黄色的花纹;C课老师穿的是……”
孩子一边说,妈妈一边“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然后说:“很棒,你帮了妈妈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观察,时间为一周。”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比以前专心了一些,上课能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身上,跟着老师的指引做练习了……”
转眼一周过去了,孩子报告了一周,妈妈也认真地记录了一周。
周日的晚上,妈妈对孩子说:“谢谢你,妈妈已经掌握了很多穿衣技巧,接下来,妈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开始讲课的,他们每一次上课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你能帮我记下来吗?”
孩子再次表示同意:“这太容易了,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孩子还是一回到家就开始汇报:“妈妈,A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B老师很幽默,他说”看起来你们今天都很开心”……”
孩子一边说,妈妈一边“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妈妈说:“很棒,你帮了妈妈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记下来,时间为一周。”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比以前更专心了,还没上课就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等着老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孩子报告了一周,妈妈也认真地记录了一周。
又一个周日的晚上,妈妈对孩子说:“谢谢你,妈妈已经掌握了很多开始上课的技巧,接下来,妈妈想知道每个老师上课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你能帮我记下来吗?”
孩子再次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孩子一回到家就说:“妈妈,A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都记下来了吗?;B老师今天还是很喜欢鼓励我们,他说‘能当你们的老师,是我的荣幸’……”
孩子一边说,妈妈仍旧“很认真”地在本子记录下来。
妈妈说:“很棒,你帮了妈妈的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记下来,时间为一周。”
第二天,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进步很大,上课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紧紧盯着老师,不再交头接耳了,生怕错过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就这样,等妈妈的“小计划”整个实施下来,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也一起养成了。
很多家长问在给孩子定制“小任务”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一开始只是让孩子观察每一位老师的着装和搭配,很直观也很容易完成,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也更容易胜任,提高孩子完成的积极性;
随着孩子日益详细的穿着汇报,妈妈又适时地增加了训练的难度,让孩子排除无关信息,记住老师的第一句话,以此达到提高孩子的课前注意力;
最后才是要求孩子记住每个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这一难度系数最高的任务。因为当孩子想要记住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就需要认真聆听老师讲的很多话,才知道哪一句是最后一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点点做到了专注,前庭觉能力不断提升。
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专注力已经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了家长的期许,就可以结束任务了;如果孩子还需努力,可以将任务进行拓展,比如让孩子记住“老师讲的最重要的一句话”、“老师讲的最有趣的一句话”等等,来不断提高孩子的训练强度。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而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前庭觉功能发展不良的原因。通过有趣的形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于以后孩子的学习成长都十分有益。爸爸妈妈们可以试着跟孩子建立专属的“小任务”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哦。
家长批评、老师罚站都不管用,提起孩子的专注力就有一大批家长头疼。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位妈妈的做法,看看她怎么靠着三个小任务让屡次被老师批评“专注力几乎为零”的孩子,蜕变成功。
任务一:帮妈妈记住老师穿什么衣服

某天放学后,面对再次被老师投诉的孩子,妈妈“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妈妈希望自己也能像你们老师那样搭配衣服,你能帮妈妈看看,老师们都是穿的什么衣服,什么颜色,有什么装饰吗?”
孩子很兴奋地说:“这太容易了,保证完成任务。”
果然,第二天孩子一放学就跑回家里汇报:“A课老师今天穿的是黑色的裙子,白色的T恤,上面还有黄色的小花朵,她的鞋子上的彩色鞋带看起来非常特别;B课老师穿的是白色上衣和牛仔裤,上衣右下角还有一些淡黄色的花纹;C课老师穿的是……”
孩子一边说,妈妈一边“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然后说:“很棒,你帮了妈妈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观察,时间为一周。”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比以前专心了一些,上课能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身上,跟着老师的指引做练习了……”
转眼一周过去了,孩子报告了一周,妈妈也认真地记录了一周。
任务二:“老师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周日的晚上,妈妈对孩子说:“谢谢你,妈妈已经掌握了很多穿衣技巧,接下来,妈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开始讲课的,他们每一次上课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你能帮我记下来吗?”
孩子再次表示同意:“这太容易了,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孩子还是一回到家就开始汇报:“妈妈,A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B老师很幽默,他说”看起来你们今天都很开心”……”
孩子一边说,妈妈一边“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妈妈说:“很棒,你帮了妈妈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记下来,时间为一周。”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比以前更专心了,还没上课就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等着老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孩子报告了一周,妈妈也认真地记录了一周。
任务三:“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又一个周日的晚上,妈妈对孩子说:“谢谢你,妈妈已经掌握了很多开始上课的技巧,接下来,妈妈想知道每个老师上课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你能帮我记下来吗?”
孩子再次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孩子一回到家就说:“妈妈,A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都记下来了吗?;B老师今天还是很喜欢鼓励我们,他说‘能当你们的老师,是我的荣幸’……”
孩子一边说,妈妈仍旧“很认真”地在本子记录下来。
妈妈说:“很棒,你帮了妈妈的一个大忙。妈妈希望你每天都帮我记下来,时间为一周。”
第二天,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家孩子进步很大,上课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紧紧盯着老师,不再交头接耳了,生怕错过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就这样,等妈妈的“小计划”整个实施下来,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也一起养成了。
很多家长问在给孩子定制“小任务”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一开始只是让孩子观察每一位老师的着装和搭配,很直观也很容易完成,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也更容易胜任,提高孩子完成的积极性;
随着孩子日益详细的穿着汇报,妈妈又适时地增加了训练的难度,让孩子排除无关信息,记住老师的第一句话,以此达到提高孩子的课前注意力;
最后才是要求孩子记住每个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这一难度系数最高的任务。因为当孩子想要记住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就需要认真聆听老师讲的很多话,才知道哪一句是最后一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点点做到了专注,前庭觉能力不断提升。
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拓展任务
随着孩子胜任的越来越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情况来决定接下来任务的进度和调整。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专注力已经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了家长的期许,就可以结束任务了;如果孩子还需努力,可以将任务进行拓展,比如让孩子记住“老师讲的最重要的一句话”、“老师讲的最有趣的一句话”等等,来不断提高孩子的训练强度。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而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前庭觉功能发展不良的原因。通过有趣的形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于以后孩子的学习成长都十分有益。爸爸妈妈们可以试着跟孩子建立专属的“小任务”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