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餐桌礼仪的养成犯法,竟然藏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可惜90%的父母
前段时间和闺蜜一起吃自助餐,发现店里的点心很好吃。
坐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两个一起来的朋友随口说了句:“就是排队的人太多”。
闺蜜6岁的儿子立即站了起来,主动提出给每一个人都拿些点心。
大家惊讶地问到:“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很少见这个年纪的孩子会主动关心别人。”
原来,这孩子比较害羞,一次饭间他向妈妈表示了对于自己性格的苦恼。
妈妈说,“害羞的人是天生的观察员,你可以找机会去帮助大家,来度过和他人相处的时光。”
所以当其他人在聊天的时候,这孩子都在忙前忙后给大家服务,虽然没有过多参与交谈,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好感。
而据闺蜜坦然,他们经常在吃饭的时候沟通和分享。其实每个孩子都能从餐桌上获益,关键是父母如何引导。
是的,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很多家长却很容易忽视吃饭时间这一家庭课堂。
餐桌上
可以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
1
饭前让孩子根据家里当天的人数去分发筷子、勺子,饭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帮忙撤盘子、擦桌子、刷碗、扔垃圾……
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还能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和记忆力,同时还能在各种家务中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对孩子成长十分有益。
餐桌礼仪
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感
2
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良好的进餐礼仪,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另外,6岁前是孩子规则感树立的关键期,家长可以在家里就教会孩子基本礼貌。
吃饭前一定要洗手。
等嘴里的饭咽下去再讲话。
吃饭期间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敲打碗筷制造噪音。
避免用筷子或者勺子在大盘碗里翻来翻去。
培养时间意识,虽然不能狼吞虎咽,但不可慢慢腾腾、过分拖延。
帮忙清理饭桌、收拾食物或者帮助洗碗。
……
餐桌上
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理
3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该自己吃饭了。很多孩子入园后,吃饭困难,撒饭粒,不会用勺子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里的用餐时间没有好好教会孩子个人能力。
给孩子一把小勺子,然后尽量不要过多干预,吃什么,吃多少,都让孩子自己决定,不要端着碗跟着屁股后头追着喂。
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还能在用勺子、筷子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本体能力、手部精细动作等。
切记
这几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4
☑表扬孩子,最好在饭前
比如,今天孩子在学校被表扬了,或者孩子有进步,那么在大家都来吃饭的时候,当众表扬一下孩子,并且准备几个高脚杯,全家“以水代酒”举杯庆祝一下,并对孩子的努力提出表扬。
这样,整个用餐时间,孩子的状态都会特别开心,利于营造欢快的氛围。
☑批评的话,在孩子房间说
在饭桌上当着一家人的面质问孩子、批评孩子,不仅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情绪低迷、食欲不振,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触觉敏感。
在孩子犯错时,最好把孩子叫到房间,态度冷静地跟孩子沟通,这样才能让孩子放松表达心声。
餐桌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好场所。希望更多的宝爸宝妈们,能够放下手机,餐桌上好好陪陪孩子,让孩子觉得吃饭时间是他每天向往的事。
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愿所有的家庭时光都越来越温馨。
· The End ·
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听到众艾感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