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戴口罩,说不定是本体失调的原因|感统训练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中,口罩应该当属其一。
昨天傍晚,邻居家突然响起了孩子的哭泣,询问之后才知道,因为二宝吃坏肚子,妈妈急着带孩子去医院,而出门前8岁的大宝却怎么也戴不好口罩。
好不容易摸索着戴上一侧之后,孩子拉着绳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侧耳朵。妈妈一着急催了两句,大宝直接窘迫地哭了起来,最后还是对着镜子才艰难地戴了上去。
看着孩子一脸委屈,妈妈也是又急又气,其实这可能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
很多孩子,甚至成人,不看镜子的话,戴口罩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本体感是什么?
说的通俗一点,本体感就是人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整体感觉。孩子可以通过这种感觉对身体进行操控。
本体感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幅感觉地图,有了它,即使不能听、不能看,我们也可以对全身有一个准确的掌握。
例如,闭上眼睛,我们依然可以用手准确地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
上下楼梯时,我们不用刻意去注意脚下,也不会出现踩空的现象;
驾驶汽车时,我们可以一边观察前方道路的情况,一边控制双脚踩离合、踩刹车;
当夏季蚊虫叮咬时,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叮咬的位置并进行驱赶。
这些行为的完成都依赖于本体感。
每个人出生时本体觉并不发达,需要后天的积累,才能顺利发展。
婴儿时期的爬行,翻身,滚动都会培养其本体觉,整天抱着孩子,不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都会影响其本体的发展。
儿童时期,游戏活动进行的太少,孩子对自己身体的运用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孩子的手眼协调以及身体所有感官的自然协调性发展都依赖于本体觉,一切运动技能都建立在本体觉的基础上。
本体觉失调,就会造成孩子肢体不协调,走路顺拐等情况,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本体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 手眼、手耳协调较差:抄错题、写字颠倒、听写不一
♦ 身脑不协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身体老是转来转去、不安乱动、动作不灵活、手脚不灵活、笨手笨脚
♦ 对口腔肌肉控制不良: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
♦ 对手指肌肉控制不良:写字不好、容易出格、小动作多
♦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过分怕黑
♦ 动作协调不良:走路肢体动作不协调、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
♦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等
♦本体感发育不足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差、脾气暴躁、粗心大意、耐心不足
本体失调如何改善
3-6岁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也是教育专家所说的“水泥潮湿期”,无论是习惯养成还是性格塑造,都是最佳时期。
对于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进行本体感刺激,给大脑创造更多辨别和修正本体觉的机会。
✔在孩子还未学会爬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摇篮轻轻晃动,帮助孩子建立本体感的认知;
✔等孩子具备运动能力后,可以带着孩子跑步,进行加速和减速的项目,带着孩子去打羽毛球、投篮、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锻炼身体敏捷性和协调能力。
✔同时进行专业的本体感训练,主要发展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
本体感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学习活动以及长大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深远影响。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本体游戏,或者借助专业的感统训练,提高孩子的本体能力,让孩子的生活学习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
· The End ·
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听到众艾感统的声音
- 上一篇:别让「讨好型人格」毁了孩子的一生!
- 下一篇:干货|孩子说话晚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