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图告诉你,3-6岁孩子身心发展的标准和可配合的感统运动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7岁以后孩子的各项能力已经趋于稳定,孩子的品质和性格也多半已经形成,很难再像7岁前那样轻易地培养和调整。
因此3-6岁作为孩子性格、能力发展和塑造的关键期, 更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下边这6张图让我们来读懂,3-6岁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标准和可配合进行的感统运动。

注意: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前庭功能,比较容易出现弯腰驼背、坐姿站姿不端正、扭捏多动的情形,应该引导孩子多进行游泳、拔河、跳绳等其他提高肌肉收缩的运动,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

注意:如果孩子存在触觉敏感,情绪控制能力差,经常会脾气暴躁,可以多用干毛巾、软刷等轻刷孩子的手、背、脸、脚等,给孩子全身降敏,帮助孩子实现情绪稳定。

注意:如果孩子过度黏人、适应环境能力差,可以多让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滚、翻跟头来缓解触觉敏感,同时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多尝试适应新环境,家长多鼓励。

注意: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溺爱、包办,会造成孩子整体独立性差,不会照顾自己。另外孩子手部精细动作不良的话,对于系鞋带、扣纽扣等会比较吃力。
平时多陪孩子运动,多练习剪、捏、揉、撕等动作,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锻炼自理能力。

注意: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统能力的发展,如孩子语言能力滞后,可能有听觉视觉不佳、前庭对于口腔和舌头控制能力不佳、触觉敏感怯于表达。
可以多带孩子玩滑板、滑梯等改善孩子的前庭功能,多进行听、读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视听觉,另外多给孩子讲故事,多和孩子沟通感情,让孩子勇于表达。
注意:孩子敏感、胆小、不会跟小朋友玩、性格孤僻,一般是触觉过度敏感。
让孩子多玩土、玩水、泥巴、沙子、石子,同时家长起到榜样作用,多交给孩子分享和融入其它孩子的方法。
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可以参考以上标准,遵循科学育儿规律,配合有效的感统游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切勿揠苗助长。
参考: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听到众艾感统的声音
PIONEER
加盟热线
400-117-9939转“2”15103718767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