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帅呆啦,为何咱的孩子却总是走出魔鬼的步伐?
建军节来了
又到了全民看军中帅哥的日子啦~~~

浪花白
橄榄绿
天空蓝
无论你们用哪种颜色守护家园
穿上军装都是那么耀眼
迈起步子来都是全宇宙最帅排面
看得我们心里好燃~~~

要是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小小男子汉
那我这人生真叫一个圆满
满脸期待地让他也来一遍
结果
老血吐了一脸~~~
不得不说中国军人的阅兵确实帅呆啦
为何咱的孩子却总是走出魔鬼的步伐!?
这是本体感失调啦。
本体感是什么?
本体感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如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
说的通俗一点,本体感就是人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整体感觉。幼儿可以通过这种感觉对身体进行操控。
本体感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幅感觉地图,有了它,即使不能听、不能看,我们也可以对全身有一个准确的掌握。

例如,闭上眼睛,我们依然可以用手准确地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
上下楼梯时,我们不用刻意去注意脚下,也不会出现踩空的现象。
驾驶汽车时,我们可以一边观察前方道路的情况,一边控制双脚踩离合、踩刹车。
当夏季蚊虫叮咬时,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叮咬的位置并进行驱赶。
这些行为的完成都依赖于本体感。
每个人出生时本体觉并不发达,需要后天的积累,才能顺利发展。
婴儿时期的爬行,翻身,滚动都会培养其本体觉,整天抱着孩子,不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都会影响其本体的发展。

儿童时期,游戏活动进行的太少,孩子对自己身体的运用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孩子的手眼协调、双侧协调性以及身体所有感官的自然协调性发展都依赖于本体觉,对运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切运动技能都建立在本体觉的基础上。
本体觉失调,就会造成孩子肢体不协调,走路顺拐等情况,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本体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 手眼、手耳协调较差:抄错题、写字颠倒、听写不一
♦ 身脑不协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身体老是转来转去、不安乱动、动作不灵活、手脚不灵活、笨手笨脚
♦ 对口腔肌肉控制不良: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
♦ 对手指肌肉控制不良:写字不好、容易出格、小动作多

♦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过分怕黑
♦ 动作协调不良:走路肢体动作不协调、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
♦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等
♦本体感发育不足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差、脾气暴躁、粗心大意、耐心不足
本体失调如何改善?
3-6岁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也是教育专家所说的“水泥潮湿期”,无论是习惯养成还是性格塑造,都是最佳时期。

在感觉统合发展中,本体感是自信心与创造力的根,如长期得不到锻炼,躯体和四肢显得十分笨拙,常会不知所措,焦躁不安。
错误的本体感会使孩子动作行为发挥失常,产生挫折感,失去自信心,进而生出恼怒和沮丧的心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身体信息反应,给大脑创造更多辨别和修正本体觉的机会。
1.在孩子还未学会爬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摇篮轻轻晃动,帮助孩子建立本体感的认知;
1.等孩子具备运动能力后,可以带着孩子跑步,进行加速和减速的项目,带着孩子去打羽毛球,投篮等运动,锻炼身体敏捷性和协调能力。
1.同时进行专业的本体感训练,主要发展孩子的运动企划能力。
针对不同阶段,提高孩子动作的精细程度以及不同肢体动作间的协调性,对孩子的脑发育、日常活动、学习活动、以及长大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深远影响。
本体感是需要后天培养和训练的,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是本体感改善的关键时期。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家长需耐心的引导和呵护孩子,同时让孩子多参加本体感训练,增加自信心。
在本体感改善后,孩子不用总是顾及身体如何行动,手脚才能灵活,心情才不会紧张、焦虑,才会肢体自然,英姿飒爽。
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听到众艾感统的声音
PIONEER
加盟热线
400-117-9939转“2”/15103718767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