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成为妈妈,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昨天中午,赵又廷在微博高调宣布:
美好的日子,迎来美好的生命。
母女平安,谢谢大家。
随后,高圆圆转发微博,用三双鼓掌的小手表达初为人母的喜悦。
生完孩子以后,变化最大的人应该就是妈妈。
随着孩子的“哇哇”声,一颗心沉浸幸福之洋,之前所受的一切都痛都值了。初为父母,在度过了最初的喜悦之后,会发现有许多事情变得跟从前不再一样了。


你会发现,自从当妈了以后,你真正面对自己的时间,竟然少得如此可怜。
话说回来,【自己】这个东西,重要吗?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所有人都在教你做儿媳,抚平一切婆媳问题;教你做妻子,变得肤白貌美紧致水灵;教你做女儿,你不能有了孩子忘了妈,否则就是不孝的大渣女;却很少有人敢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母亲,一旦有了孩子,就一股脑地选择自我放弃。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改变的气力,她可能会一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自此之后,一切都一切,都是“看似在生活,实际上已经死了”,
那种浑身散发出来的妈气,让陌生人和你搭讪的第一句都是
"你孩子多大了。"
即使身形能藏住,那种空洞毫无干货、充满生活局促的眼神藏不住啊。
我一直很害怕自己变成这样的妈妈,所以曾试图寻找积极的养育心理暗示,但是我发现:哪有什么快乐养育,没有充分的经济独立和健康的家庭关系,根本说不下去。
孩子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养孩子这件事儿,通常并不会让你感到快乐。
首先通常养孩子,要涉及大量的资金开销,你可以十分兴奋的浏览母婴用品网站一整天,但这一笔开销你赚起来的时候并不会那么酣畅淋漓。
当母婴用品不等同于奢侈品带来的额外快乐,而成为一种硬通货和必需品的时候,生活其实大多时候都是拮据的,家庭的经济关系也会引发很多不安。
其次,养孩子会重新洗牌家庭关系。身边的亲人将会在你生育以后迅速参与你的生活,并且猝不及防地必须变得异常亲密,尽管你知道所有人都是冲着孩子来走向你的,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史无前例“被重重包围却异常孤单”的生活状态,密不透风却寒意阵阵的感觉,是常有的。


生育的代价就是,你需要切断自己曾经和这个社会一切的连接线,然后再以孩子为出发点,再试图和这个社会产生黏连。
这时候你会发现,有些连接线可能彻底拼凑不起来了,有一些似乎变得更加紧密,但是却似乎离真实的自己依旧很遥远。
如果不是靠肚子坐稳位置或者多年苦苦求子,大多数母亲在养育期间,都会经历心理的巨大落差和频繁的自我怀疑,哪来的什么巨大的兴奋和喜悦地说“我要当妈妈了!”?不存在的。
它打乱了我每日咖啡因摄取、妨碍我伪装单身大龄少女,频频把我逼退下体重计、18岁的时候我以为高考会改变我的命运,谁能想到十年以后生孩子这件事儿才是真正的硬碰硬呢?
在很多妈妈身上,都经常看到这样的影子:不懂育儿方法,不仅硬生生把爱变成了伤害,会耽误孩子的一生,也会让家人产生愧疚、压抑的情绪。
每次,有妈妈留言问到孩子的成长难题大部分都是因为:不懂教育方法,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控制不好情绪,影响了亲密关系;平衡不好家庭和事业,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在她们接触了感统以后,才恍然大悟,如果早点认识到感统的重要性,孩子一定会成长的更好,带孩子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
一个情绪不稳、没有方法、不成长的妈妈,培育不出优秀、性格好、习惯好的孩子,更经营不出真正幸福的家庭。
对于女人来说,有底气做自己,才能发自肺腑的去爱孩子;懂得维系婚姻,才能真正享受成为母亲的过程。
养育有时候并不常常快乐,但孩子的微笑却能温暖你一整个下午。
做母亲是一场征途,为了孩子过关斩将的同时,只有不断学习,你才会遇到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