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学习上,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
从孩子背上书包那一刻,就意味着开启知识的宝库。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学习的节奏,听懂课堂知识。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资金,可孩子成绩还是提不上去?
孩子是否每天要记很多知识,但是很快又忘记?
孩子是否因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
孩子是否学习效率很低,导致要经常复习,经常背书,甚至厌学?……
孩子所有的行为结果都有迹可循,让我们从他的成长过程中寻找原因。
1.生理因素
(1)儿童在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由于某种病伤造成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
(2)身心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乳牙脱得慢、走路说话迟、个子特别矮小等;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或运动协调功能差。
(3)孩子身体弱易生病,经常缺课,会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或存在注意缺陷,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会导致学习困难。
2.环境因素
(1)不良的家庭环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儿童从小就未得到大人充分的爱。
(2)儿童在幼年时未得到良好教养,在儿童早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没有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教育。
(3)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不按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如学后儿童小学化,小学儿童初中化等。
以前的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往往会认为是孩子脑子笨,其实孩子并不笨,而是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而且和孩子早期的教育和训练不足有关。
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感觉统合能力会使孩子在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组织信息,并了解感觉信息的意义,最终形成一个适当的反应和行为。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上的表现。
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正确的家庭教育很重要:
1.认可并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恰当设计发展领域;
3.改变不当的教育方式;
4.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5.善于进行家、校沟通。
在家庭中,父母们可以通过家庭训练来改善:
01
时光倒流
适合年龄:4-8岁
家长们在孩子睡前轻按或揉搓孩子全身,帮助孩子放松,同时引导孩子回想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
02
丛林游戏
适合年龄:3-6岁
家长现在地板上间隔摆设障碍物,让孩子穿行其中。训练期间,家长要与孩子进行认知、言语等方面的互动。
03
随意问答
适合年龄:3-6岁
家长可以不经意间就生活中的琐事儿与孩子交流,并进行一问一答,例如:“上次来这里玩是什么时候?”“昨天去超市买什么了?”“前天上课老师提问你什么问题?”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找寻其生活的线索及轨迹,有利于增强孩子瞬间和长时的记忆力以及观察力和注意力。
相信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学习一定会越来越棒。
如果出现因为感统失调而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计算粗心、抄错题、阅读看书有障碍时,要咨询专业的感统机构,尽快为孩子选择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不要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