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达芬奇小时候就是这样进行绘画启蒙的
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他正是因为老师有技巧的绘画启蒙,才成了伟大的艺术家。
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呢?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发展规律,针对孩子的年龄发展提供适合的引导方法。
1~2岁
2岁以内的孩子,一般能做到以手肘为轴心的左右往返涂鸦,这时候他们画出的线条还没有具体意义。
父母准备几种孩子最喜欢的彩色画笔就好,完全自由发挥。
2~4岁
2岁的孩子,手功能逐渐成熟。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画的圆更圆了,而且圆形也会封口了。与此同时,孩子的语言能力也随之提高,会对自己的作品加一点描述。
父母要鼓励孩子持续创作,并试着让孩子阐述画面的含义。
4~6岁
因为手部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孩子画画不再局限于画圆圈,而是融入了线条。开始对涂色非常感兴趣,喜欢将不同的物体用颜色来区别开。
这时候孩子的画风会比较奇特,但是家长不要纠正,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6~8岁
这时候的孩子会观察和思考,用画画来传达各种概念。他们多半用线条勾出平面的二次元轮廓,并注意用相应的色彩体现。
孩子喜欢观察生活并用画笔来描绘,因此需要多带孩子出去采风,多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读绘本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8~15岁
孩子开始采用和成人相同的观察方式,能根据事物特点作画,并注意三维立体体现。
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记忆能力发展逐渐减慢,观察写实能力飞速发展。可以逐渐接触素描、色彩等训练来开拓孩子在绘画方面的造诣。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规律,接下来就是我们在家里怎样给孩子启蒙教育?所谓启蒙,就是为孩子点亮那盏灯——让孩子有兴趣,并且做好准备。
1.随时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想象
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观察的对象,平时多问孩子:这片叶子像什么?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啊?今天的云彩和昨天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给孩子读绘本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去进行观察和想象。
故事里有什么没有画出来的地方?画面可能会是怎么样的?
观察和想象是儿童绘画的基础,引导他们去观察想象,孩子们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画面。
2.提供艺术氛围
很少有父母是艺术家,但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艺术氛围。
艺术展、美术展我们都可以带孩子去看,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买画册让他们认识艺术大师。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艺术氛围是父母对孩子作品的包容和鼓励创新。
我们甚至可以给孩子提供一面墙,让孩子贴上他们的大作。
3.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道具
虽然大师们用一个粗糙的铅笔头也能画出杰作,但孩子还是喜欢新奇和多彩的事物的。他们可以剪贴,可以涂色,可以用亮片装饰画面,还可以用超轻泥捏出一个星球……
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蜡笔、水彩、水粉、手指颜料、超轻泥,还可以提供胶带、闪光粉、绒球、剪刀、胶水……
这样,画画就变得更加有趣了。
4.鼓励鼓励再鼓励
有一句好说得很好:“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如果孩子画出的画不被爸爸妈妈欣赏,恐怕他们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孩子画面的布局好,你可以说:“你画面安排得很不错,错落有致的,很有节奏感。”
夸得越具体越好,孩子的兴趣会在鼓励中越来越浓厚。
我们让孩子画画并不是想她以后能成为艺术家,也并不仅仅是想锻炼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是让她的世界在艺术的熏陶下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能让她增加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当她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表达中时,世界已经变得更加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