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喝百草枯的女孩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3~6岁的阶段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所谓:“3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对于处于“潮湿的水泥期”的孩子,家长和外界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十分重要,此时对孩子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帮助是必需的。
不要以为孩子好的心理特征会自己形成,如果没有家长的关注和培养,孩子很有可能在某点或者某些方面上产生欠缺。所以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想把孩子打造成什么样子,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子。3岁以后孩子的性格言行预示着他们成年后的个性。而剧中的喝百草枯的女孩在童年时期的性格塑造中,父母所培养的她,抗挫折能力是较弱的。
现在社会中的孩子,抗挫折能力都普遍较弱,这和家庭代养方式有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满足过于及时,并在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就对孩子大肆表扬,漫无目的且不走心的表扬,并用物质奖励,孩子的自信心被家长的无原则表扬和奖励而无形中放大,实则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逐渐变弱。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将所有的过错全部归咎在别处,孩子就没有了相应的责任心。在以后遇到挫折时就会不知所措,更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一味的依赖他人。
那么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究竟如何来培养呢?
让孩子在做事中拥有成就感
孩子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很多时候是做事的成功体验让他们着迷,他们喜欢完成事情之后父母的称赞,别人的仰慕,甚至是自己欣赏的满足。所以,孩子的每个进步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肯定,父母对孩子真诚的肯定和表扬,都是孩子成就感的来源。
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职责
许多孩子敢于面对挑战,就是因为他们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很多时候都是在其自我承担中获得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代替,让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太顺,直至孩子受到大的挫折,摔个“大跟头”不肯起来时,父母才知道自己对孩子过度溺爱让他丧失了承担的能力。所以父母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并学会自我承担,比如让孩子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处理与伙伴的矛盾,自己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等。
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首先父母得戒掉“溺爱”,给孩子更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和体验,让他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和失败,并学会调整自己,让孩子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才可以适应现在的竞争激烈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