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宝的父母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一些育儿所中,或是在幼儿广告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爬来爬去的可爱场景。每当这时我会不禁思索,既然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为啥子非要经过‘爬’这一步呢?果断等孩子身体发育成熟时,训练宝宝走路不是更直接么?
在此刻,死党会对我说:“假如不先学习骑单车,直接驾驶摩托是很危险哒。”
哼?还蛮有道理,爬行是一段人类直立行走的预演,是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众所周知,人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猿类使用双臂支撑让自己可以在平地上,树杈之间高速行动。所以,在新生儿没有得到系统训练时,就已经可以自己进行爬这个动作。下面,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所谓的‘爬’。
1爬行的意义
爬行是人类个体发育过程必经的重要环节,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有重要的意义。孩子爬行时需要俯卧抬头、翻身、撑手、屈膝、抬胸、收腹等动作的协调运动才能完成,可以说爬是全身性运动,除了大肌群参与外,爬行时必须小手小脚支撑身体前进,因而四肢的小肌群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为日后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2爬行的好处
爬行扩大了孩子的活动空间,使孩子接触事物、接受刺激的次数和数量大大增加,比坐时视野更宽。通过爬寻找玩具,孩子慢慢意识到虽然东西看不到但仍然存在,还可以找到它。当成人把玩具藏在被子下面,他会爬着把它找回来。爬使孩子的感知意向、定向推理能力、寻找目标等能力得以提前发展,也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进一步增加了与人的交往机会。
“嘿,你这么说,我懂了,宝宝!你自己怎么任性怎么爬吧!”
GOD!宝宝绝对不是亲生的!其实在孩子刚刚有爬的冲动,或者较大了还没有爬的趋势,这时的宝宝是需要家长引导其进行爬行的。
如何引导宝宝爬行
1
定向爬:将皮球放到离孩子距离适当的位置,然后逗引孩子向前爬。爬到目的地后,孩子就会用手抓球或者推球,当皮球滚到远处时,大人鼓励孩子将球找回来。
2
自由爬:在家里找一个比较宽敞的场地,将所有危险物品都拿开,让孩子自由地四处爬行。
3
转向爬:找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物品让他玩一会儿,然后当着他的面将物品拿走,逗引孩子向前爬,当孩子快爬到时大人换个方向,使孩子能够随着物品方向的改变爬行的方向。
4
爬行小路:将不同质地的东西散放在地板上,给孩子制造一个有障碍的“爬行小路”,如小垫子、塑料泡沫垫子等,让孩子沿着蜿蜒的“小路”向前爬行,孩子的手掌和膝盖感受到不同物品的质地,对于触觉发育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耐心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引导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一名好家长,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可以健康茁壮迈出每一步。关注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让孩子可以扎实得爬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