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固执、霸道、爱较真,到底是无理取闹还是
两三岁的小屁孩儿突然开始对生活较真:每天出门都要走同一条路;每次吃饭都要坐同一个位置;擦脸的时候必须要用干毛巾,稍微湿一点都不行;喝奶的时候必须要用相同的方式打开,一旦有所变化,甚至还会要求换一瓶......面对这样固执,霸道,近乎“无理取闹”的孩子,你是否感觉特别不可理喻?那么,如果小编告诉你,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都是有深意的,他们之所以这么较真儿,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一个叫做“秩序敏感期”的特殊时段,你是否就能够理解和包容他们了呢?
秩序敏感期,顾名思义,就是2-4岁的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着强烈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物品的所有权、人物的呈现、约定和习惯等。一旦这些固有的秩序被破坏,他们就会感觉到不安、焦虑,甚至还会作出一些激烈、极端的事情,让人感觉固执、霸道、不可理喻。比如,当他发现原本吃饭的时候都是奶奶坐在自己对面,可今天却换成了爸爸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生气地把爸爸拽走,把奶奶拉过来。
当然,很多时候父母根本注意不到也不会关注孩子的这点小心思,除非他们已经彻底被激怒,并开始大声哭喊着说“不是这样,是那样。”否则你可能根本不会发现,原来平日里可爱呆萌的小宝宝竟然也这么事儿多!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事儿多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是特别不耐烦,甚至冲他发火,还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成长的自然规律,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呢?小编敢说,所有的家长一定都希望是后者,但很多家长在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往往会忍不住变成前者。这也难怪,毕竟大家虽然有心,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所以,今天小编就特意请教了拥有将近十年儿童感统教育经验的郑州众艾感统儿童感统训练中心教研总监杨苗老师,希望她提出的这些建议,能够给大家带来切实的帮助:
一、尊重孩子的秩序,接纳孩子的固执
孩子还小,思维比较简单,再加上记忆短暂,可能只记得最近的一些情况,所以,对于他们特别坚持的“秩序”,父母首先应该做得就是尊重他们,接纳他们的固执,保护好他们的安全感。特别是在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静下心来,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摸清他们的想法之后,尽可能地顺着他的意思。
二、让孩子感受别人的秩序,培养孩子的灵活性
孩子活动空间小,很容易活在自己的秩序里,久而久之思想行为都会变得刻板固执,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带孩子到外面去走一走,让孩子去感受不同环境的秩序,比如其他家庭的人、物、事等,让孩子学会区分自己的“秩序”和别人的“秩序”有何不同,并进而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三、给孩子塑造美好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秩序
如果从一开始,孩子就生活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秩序之下,那么,受环境的影响,他所建立的自己的秩序一定也是非常良好的。换句话说,如果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并经常带孩子到一些整洁规则的活动场所,那么,孩子也很容易变成充满爱心,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总而言之,正如杨苗老师所说的,秩序敏感期一般都会和执拗敏感期联系在一起,家长们最好能够顺着孩子的意愿,因力导势地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不要比他们还较真,非要违背他们的意愿,致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又一个因感统失调被学校劝退的孩子,难道你还